国际品牌的理念该升级了

发布日期:2020-05-13浏览量:1295次


国际品牌的理念该升级了




甘肃省质量协会 2020-05-13

来源:中国质量报  □胡立彪




国际品牌昔日荣光不再,在中国市场地位大不如前,这种尴尬境况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。近日,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对北京市场上销售的成人服装进行抽检,发现一些国际知名品牌服装存在质量问题,范思哲(Ver sace)、纪梵希(Givenchy)、蔻驰(Coach)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品牌,赫然入列不合格名单。

 

有人可能会说,服装质量不合格无非是纤维含量、色牢度、起球等方面的小问题,不必太在意。这种观念显然是错误的。任何产品在任何方面达不到国家标准要求,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,是不允许在市场销售的,这是一个严肃的法律问题。何况,国际知名品牌产品定价一般较高,这种高价来自其品牌溢价,同时也包含对其产品高品质的承诺。如果连基本的质量都保证不了,有何脸面定高价?!

 

说到脸面,近些年许多国际知名品牌在中国市场确实丢得挺多。它们出的事还不只是上面提到的所谓“小问题”,有时有的品牌还做出有违基本商业道德的龌龊事,令人不齿。比如,2018年6月,上海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服装产品抽查,发现阿玛尼(Ar mani)某款标价35500元的风衣产品,面料中山羊绒和桑蚕丝含量远低于标称含量,而且其中还掺杂了不应检出的劣质面料成分。对此,有消费者表示,阿玛尼这种国际大牌竟干出偷工减料、掺杂使假的勾当,什么玩意儿!

 

从之前国人心目中的“好玩意儿”,一下成了“什么玩意儿”,国际知名品牌变化之大,让人唏嘘。不过,梳理它们在中国市场的历程,发生这种蜕变的原因其实并不难找。在进入中国这个新兴市场的早期,国际品牌的利润率非常高,赚钱很快,于是他们就快速铺展销售网络。所谓“萝卜快了不洗泥”,在扩张过程中,产品需求量太大让这些品牌心力不济,难以做到对每个环节的质量都监管到位。

 

虽然近几年受各种因素影响,国际品牌的扩张速度减缓,有的已经开始关闭店面,但之前急剧扩张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仍未停止。而急功近利的背后,往往伴随着社会责任的缺失。其典型特征之一是对当地市场及市场监管的漠然。国际知名品牌服装被抽检出的问题,老是那几个,给人的感觉是一错再错,毫无长进。这种现象正是一些国际品牌内在心态的反映。国际品牌最初确实有对中国标准和国外标准的差异了解不够的情况,出现因执行标准不同导致质量不合格的问题,这可以理解。但三番五次出现同样问题而不改过,就不可原谅了。

 

中国有“入国问禁,入乡随俗”的古训,西方也有同义的“When in Rome,do as the Romans do”谚语。在这一点上,全球文化是没有差别的。任何一个品牌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销售产品,都要符合销售地的法律法规和标准。若存在标准差异,就要求国外品牌随着销售地的不同而调整产品标准,保证质量。从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看,它们多次在质量标准方面犯事而不知悔改,这不是智力问题,而是态度问题:对中国市场存在不同程度的漠视。

 

时移世易,沧海桑田。现在的中国已非从前,整个市场早已升级换代。国际品牌也该换换脑筋,重新认识中国市场了。面对中国日益扩大的市场和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、监管制度,面对一天天成熟理性的中国消费者,国际品牌们要想混得开、混得好,就必须抛弃以前的逻辑,在产品质量、社会责任、商业道德等方面,进行全方位改善和调整。如果跟不上中国市场的步伐,结果只有一个:被这个市场摒弃。






公众号.jpg